山西人对阎锡山评价 阎锡山对山西的贡献有哪些?

来源:名资汇网 作者:caiji007 2024-01-16 06:35:02
分享到:

阎锡山作为民国军阀的头头,对世人的评价褒贬不一,但在山西人的口中,阎锡山的整体形象还是比较高大的,作者从一个山西人的角度,简要地分析了阎锡山的整体形象,认为阎锡山是个很有名气的军阀。

阎锡山对山西的贡献

一、使山西开始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

阎锡山就任山西省长期间,先后设立了山西省银行、太原兵工厂等多个金融机构和兵工企业,形成了金融扶持工业发展的模式,使山西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。

在军阀混战中,晋绥军是少数能够自给自足的军队,是阎锡山为建立山西工业体系而努力奋斗的结果。

二、普及山西义务教育,全面提升山西教育水平

民国时期,山西经济形势不景气,阎锡山顶着巨大的困难,在山西普及四年义务教育,在城市和农村建学校,要求学龄儿童上学,而且不收任何费用,尽一切努力使孩子无论城乡都接受统一的教育。

这样庞大的教育系统所需的费用不言而喻,而阎锡山则始终坚持,其毅力也是可想而知的,据统计,山西适龄儿童上学的比例在十之六七分之一,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,“除山西外,中国无义务教育可言。”

三、大大改善了山西的交通状况

山西有多少山川地貌,自古交通不便,虽然易守难攻,是兵家必争的“乱世之强”,但对地区经济发展不利,因此,阎锡山积极地在山西修筑交通,虽然易守难攻,是兵家必争的“乱世之藩”,但对山西地区经济发展不利。

四、发展农村经济,稳定社会

阎锡山在农村推行“六政三事”,“六政”是指水利、植树、蚕桑、禁烟、天足;三事是指种棉、造要、牲畜,这是指当时农村经济问题的要害。

农村经济的稳定对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,阎锡山在城市化率非常低的民国时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,阎锡山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,农民可以自给自足、安居乐业,每到战乱,陕西、河南等地很多灾民都会逃亡到山西,这也反映出了山西农业的发展方向。

五、领导了一系列的会战,沉重打击了侵略的日军

在抗战期间,阎锡山采取了两面政策,“九一八事变”后也支持蒋介石的“不抵抗政策”,但阎锡山却是一个被低估的抗战功臣。

一九三六年,阎锡山派傅作义率晋绥军去绥东阻击日军,取得了大捷。七七事变后,阎锡山积极抗日,配合共产党建立新军等抗日队伍,并领导了忻口会战、太原会战等一系列战役,在山西受到沉重打击。

山西对阎锡山的感情

在统治山西的阎锡山[文],对于内部军阀混战[章],阎锡山并不热心参[来]与,晋绥军大部分处[自]于中立状态,经济得[历]到稳定发展,山西经[史]济得到恢复,山西人[大]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明[全]显提高。

在北伐时期,晋绥军[网]改旗易帜,维护国家[文]统一。阎锡山在抗战[章]时期服从国家统一指[来]挥,积极与日寇作战[自],完成了山西军人的[历]使命。

外向型民族大义,对内造福一方子民,因此阎锡山有什么理由不被山西人怀念?

历史百科全书 历史大全
    标签